十二会村——焦作的“西柏坡” |
发表时间:2021-05-19 浏览:7394 |
中站区总工会 许保金 13839162090 十二会村位于中站区北部深山中,是龙翔街道所辖的一个山村。村名来历史书有载。清道光五年《河内县志》卷九《山川志》记载,十二会这里“山麓旋绕凡十二回”。原来因这里山路盘旋来回转了十二个弯,才取名“十二回”,后演变成“十二会”。然而,就这个普通的小山村,竟然是红色革命老区,被称为焦作的“西柏坡”。 1946年6月,蒋介石撕毁《停战协定》,调集大批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,并由此向各解放区发动全面军事进攻,全国性内战爆发。7月20日,中共中央发出《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》的指示。焦作地区军民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奋起进行自卫作战。10月15日,中共焦作市委成立战时指挥部,统一领导工人纠察队、武工队、区干队等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。同时,在边缘山区建立东、西、中三个联防区,组织民兵分兵、合击打击敌人,保卫人民群众和山区生产。 在国民党军大规模进攻面前,中共太行四地委、太岳四地委要求分区部队和各县党组织避其锋芒,保存实力,县、区干部带领村干部和民兵立即向太行山转移。各县区迅速组成武工队,积极开展游击战争,当时叫“备战上山”。 1946年10月12日,国民党在焦作地区发起全面进攻,焦作地区被国民党军队占领,太行区第四专区及焦作市委、市政府、市公安局、新华公司等单位也转移至十二会村。十二会村成为焦作的大后方和根据地,被人们誉为焦作的“西柏坡”。这时是由张璋同志任市长。山区人民积极参军参战,支援部队,保卫市、区机关,为解放焦作、解放全中国做出了较大贡献。 下面简要介绍太行区第四专区焦作党政军机关旧址。 太行区第四专区旧址(1945年10月—1947年4月):位于十二会村西北角一农家院中,为四合院式建筑,坐东朝西,为石木结构。北、东、南各三间,平顶,西屋为两间,南一间作为大门。现北屋、西屋尚存当年机关首长留下的桌椅、板凳、油灯、床铺和取暖、做饭的煤火及炊具,还有当年首长留下的板胡、党章、子弹等物。 焦作市委、市政府旧址(1947年4月——1948年10月):位于十二会村西一农家院中,此院原为三合院落,全为石木结构,北屋为五间两层楼房,东屋为两间楼房,紧靠东屋南有两层炮楼,炮楼上层东、南、西面各有六角形小窗户枪眼。据当地人介绍,这家主人原是个地主,比较有办法,为了防止土匪,在1921年建起了这个炮楼,同时也可防止野兽出没。土改后这座院落分给一家农民。现西屋已坍塌,院南为院墙并开一门。现北屋仍保留着当年的市委、市政府领导用过的办公桌、椅、条几、床铺、箱子、油灯等物品。 焦作市公安局旧址(1946年10月——1947年4月):位于十二会村东进口南,为四合院落,全为石木结构,平顶,北屋为三间两层楼房,东、西、南屋各为三间平房,南屋靠东一间对外开门。1945年9月焦作第一次解放,市公安局成立,张华任局长,担负着审讯看押犯人的责任,此院曾为市公安局办公所在地。焦作第一次解放后,为做好治安工作和抓捕国民党的顽特人员,及时地成立了焦作公安局。张华任公安局局长,王连生任副局长。公安局下设三个股,一个公安友队,公安大队当时主要是看管犯人。 沁博县第三区公所旧址(1944年10月——1945年8月):此旧址坐落在十二会村中心,为三间两层楼房,平顶、石木结构,现在楼上陈列着当年的办公用品、生活用品及炊具等。1944年10月,当时沁博县工委在十二会设立第三区工委、区公所、区独立营,同日伪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斗争,直到焦作解放。 新华公司旧址:位于十二会村东进口北边,原旧址在一农家三合院内,坐西朝东,现仅存西屋三间。新华公司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,焦作市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以工人为主体的经济实体,国民党占领焦作后,新华公司成立了矿区工人游击队和焦作市独立营,一方面积极配合主力作战,一方面负责转移厂矿机器设备,并为根据地生产、筹集物资、枪支、弹药等。 1948 年10 月24 日,公安局得知国民党军队弃城逃跑的情报,局长张华率公安局全体同志和轮战队的同志当夜进驻焦作。第二天县委、县政府都回到焦作。10月26 日地委和专署、军分区相继进驻焦作,从此焦作人民得到了彻底解放。 太行区第四专区焦作党政军机关旧址,2012年6月26日,焦作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;2016年1月22日,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。 |
【 复制地址 】【 收藏 】 【 打印 】 【 关闭 】 |
下条新闻:赵庄——“太行八英”生活和战斗的地方 上条新闻:许河村——“许河事件”发生地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