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成“文化名片”“致富名片” 焦作市“乡村著名行动”试点有亮点 |
发表时间:2024-06-17 浏览:20752 |
地名成“文化名片”“致富名片” 焦作市“乡村著名行动”试点有亮点沁阳市西向镇北鲁村,曾是元代大儒许衡的祖籍地,如今是不同民族居民的共同家园。近日,该村的两条主干道有了响亮的名字:许衡大街、民族大道。 6月6日,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副处长段宗亚、三级调研员赵建敏一行组成的调研组,一致评价北鲁村的街道名字有特色、有内涵。 “既解决了百姓出行导航、快递物流不便的现实问题,又体现了历史文化底蕴。”段宗亚说。 当日,调研组来到“乡村著名行动”省级试点县(市)沁阳市、温县,通过听取汇报、调阅资料、现场查看等方式,深入了解焦作市“乡村著名行动”试点推进情况。 据介绍,开展“乡村著名行动”的目的,就是要给乡村街道、山水林田湖草沙以及各类设施规范命名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。 同样属于沁阳市的紫陵镇坞头村,也有两个很有特点的街道名:沁水路、工业街。离沁河不远的坞头村,占据国内80%的皮筋市场,皮筋还远销美国、韩国等国家。 经调研摸底,焦作市确定沁阳市、温县、武陟县省级试点3个,又在24个市级试点乡、镇、街道先行探索开展工作,因地制宜设计制作形式各异、美观价廉的地名标志牌,亮点突出。 截至5月底,该市共排查乡村道路12523条,命名113条,设置维护乡村地名标志1645块,安装楼门牌46687个,打造地名文化公园16个,采集录入国家地名信息库乡村地名87个,采集百度、高德地图平台乡村地名(含各类兴趣点)4500余个。 “这就意味着,导航用的地图更加精细,村民和游客出行更方便,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,也挖掘弘扬了地名文化,一举多得。”焦作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。 据悉,焦作市民政局将按照“乡村著名行动”安排,科学设定年度任务,确保2027年达到“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水平实现跃升,地名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充分显现”的目标,将地名与乡村文化旅游、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,用新时代乡村好地名展示乡风、体现乡韵、铸造乡魂,助力实现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。 |
【 复制地址 】【 收藏 】 【 打印 】 【 关闭 】 |
下条新闻:马村区民政局召开“乡村著名行动”工作推进会 上条新闻:豫北五市平安边界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在我市召开 |